当前位置:首页>>通知通告

关于申报常铁校2021年度校级课题的通知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21-03-31 阅读: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车职教改革实施方案,全面提升我校内涵建设水平,服务中车职业技术学院(简称中车学院)创建工作,根据我校“十四五”规划和学院创建方案相关工作要求,现将2021年校级课题申报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课题分类

本年度校级课题分为重点课题、专项课题和一般课题。

(一)重点课题。本年度拟设校级重点课题“中车职业教育思政体系建设研究”,课题主要围绕思政体系、内容体系、人才体系、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开展研究。

1.思政体系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是落实中央、国家有关立德树人、意识形态教育有关要求的内容体系。思政体系建设研究旨在将高铁工匠精神融入思政教学体系,凸显轨道交通行业特色。

2.内容体系建设:思政体系需要有组织严密的实施体系作为保障,着重思考如何实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有机衔接,如何将思政落实落地等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3.人才体系建设: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相关工作推进的关键是组织相关人才队伍去承担落实,如何培育思政课程体系下的“四有”好老师是课题研究的关键。

4.评价体系建设:包含思政体系运行的评价、人才队伍的评价和立德树人整体效果的评价等。

研究成果须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可推广性,为后期申报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和本年度中车集团管理创新奖等奠定基础。

  (二)专项课题。针对我校转型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中车学院2022年首届招生与学生入校等各方面工作做好筹备计划工作,我校拟设若干专项课题,由相关部门分管领导集中部门优势力量,吸收骨干教职工为部门业务创新贡献智慧。专项课题须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提交成果,研究成果须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够为学校决策提供参考。

 1. 中车学院专业群设计方案研究。该课题主要回答两个问题:首届招生拟设哪些专业?这些专业之间采用何种架构逻辑?研究周期为1个月,要求课题组在4月底前结题,提交专业群设计方案的论证报告。

 2. 中车学院2022年秋季招生计划方案研究。该课题主要回答三个问题:首届学生拟从哪些省(直辖市、自治区)各招多少名额?各专业之间招生名额如何分配?如果保障各省报考信息渠道及时畅通?该课题研究周期为2个月,要求课题组在6月底前结题,提交招生计划方案的论证报告。

   3. 中车学院学生食堂绿色环保安全就餐保障条件建设方案研究。该课题主要任务是解决学生食堂严重依赖一次性白色塑料餐具,提早排除有可能对饮食健康和就餐环境造成潜在危害和污染的安全隐患问题。该课题研究周期为2个月,要求课题组在5月底前结题,提交保障条件建设方案论证报告。

 4. 中车学院    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研究。该课题为系列课题,根据中车学院首届招生专业名称,在常铁校原有(或相近)专业课骨干教师队伍中,增补相关企业(中车子公司或其他各地知名合作企业)“实践应用型”技能人才(技能大师或劳模)和各地方合作院校(江苏理工学院等其他各地优质合作院校)职教理论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课教师,为该专业开展教学活动做好师资梯队建设方案。该课题研究周期为3个月,要求课题组在7月底前结题,提交该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论证报告。

   5. 中车学院    专业学徒制人才培养“因材施教”方案创新设计研究。该课题为系列课题,围绕中车学院首届招生专业名称,以常铁校五年制高职原有(或相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综合借鉴德国双元制与我国“现代学徒制”(招生即招工)及“企业新型学徒制”(招工即招生)项目试点经验,合理分配学生在学校与企业实践教学点的教学时数比例和交替周期节点。该课题研究周期为3个月,要求课题组在10月底前结题,提交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征求意见稿)。

 6. 中车学院    专业课程标准修订升级方案研究。该课题为系列课题,围绕中车学院首届招生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拟设置的课程,根据教育部发布的相关专业课程教学标准,研究制定适应我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各类课程教学标准。该课题研究周期为2个月,要求课题组在12月底前结题,提交该专业各类课程教学标准(征求意见稿)。

 7. 中车学院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方案研究。中车学院作为一所以高中毕业生为主要招收对象的普通高校,图书馆等教学设备的信息化建设是基本办学条件。该课题要参考其他相关院校的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水平和标准,对中车学院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方案设计。研究周期为3个月,要求课题组在9月底前结题,提交方案设计论证报告。

   8. 中车学院“1+N”办学模式下地方教学点学生管理方案研究。中车学院首届招生范围将不局限于江苏省内,在落实“1+N”办学模式的过程中,将面临各年级各专业学生在常州主校区和其他各地方教学点之间的定期流动,其中必然涉及到学生在常州以外教学点的学习和生活等学生管理工作。该课题要密切结合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前对各地方教学点开展教育活动有可能涉及到的学生管理工作各环节进行预测,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该课题研究周期为3个月,要求10月底前结题,提交学生管理工作设计方案论证报告。

  (三)一般课题。一般课题不设选题指南,申报者要围绕学校“高质量”发展目标,以变革创新为出发点,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自拟课题名称,科研处择优立项。

  二、申报说明

(一)申报条件

1. 课题申报人或负责人应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或组织骨干力量联合攻关相关领域重点课题,在申报课题相关领域有较好研究基础,课题组成员必须有实质性科研分工。

2. 课题申报人或负责人原则上主持课题不得超过一项,参与课题不得超过两项(专项课题除外)。已主持校级及以上课题未结题者,不得申报新课题(专项课题除外)。

(二)课题管理

1. 重点课题与专项课题实行学校科研处统一管理下的分管校长责任制,由课题负责人填写课题登记表(见附件1),并在学校智慧校园平台科研系统登记备案。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题研究,提交课题成果至分管校长,经科研处集中审核。审核通过的课题成果,在指定时间内对课题成果进行现场答辩,课题组成员一律列席,并陈述个人贡献。科研处组织校内相关决策部门领导,听取课题成果现场汇报,并结合答辩情况对课题研究质量进行等级评价。通过答辩的课题成果,在学校智慧校园平台科研系统登记备案。

 

序号

课题名称

责任人

1

中车职业教育思政体系建设研究

吴新林

2

中车学院专业群设计方案研究

赵太平

3

中车学院2022年秋季招生计划方案研究

朱月红

4

中车学院学生食堂绿色环保安全就餐保障条件建设方案研究

俞永清

5

中车学院    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研究

赵太平

6

中车学院    专业学徒制人才培养“因材施教”方案创新设计研究

赵太平

7

中车学院    专业课程标准修订升级方案研究

赵太平

8

中车学院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方案研究

赵太平/俞永清

9

中车学院“1+N”办学模式下地方教学点学生管理方案研究

朱月红

  

  2. 一般课题实行学校科研处统一管理下课题申报人负责制,申报者填写课题申报书(见附件2),于2021430日前将申报书纸质稿一式2份经部门盖章后提交科研处,并将电子稿(邮件主题为:课题名称+申报人姓名)发至邮箱289392524@qq.com。一般课题研究周期为12个月,参照本年度专项课题结题评审办法,按科研处规定时间进行开题汇报、中期检查、结题答辩。

  3. 横向课题自2021年起纳入学校统一管理,申报者根据需要向科研处领取申报材料进行申报,按我校横向课题管理办法开展研究。

  4. 科研处根据课题管理办法,对优秀科研成果和个人进行奖励,并授予荣誉证书。

                                  

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科研处

                                   2021年3月27日

附件1专项课题登记表(2021年修订)

附件2校级课题申报书(2021年修订)